在苏州的最后一晚,亲家把我们安排到他家对面的酒店。
本老土向来是买椟还珠的主儿,一进住房先开窗向外看,立马被楼下的露天泳池吸引,顿时垂涎三尺,大呼“没带泳衣啊……”穿着两件羊绒衫外面还套着大棉袄的样子说,带泳衣也下不了水啊。
屋里的设施没地说,但空气太闷,我盯着泳池边的躺椅,想抱床被子下去,怕保安不让,更怕给女儿添堵,没敢行动。躺在松软的席梦思上,呼吸着沉闷的空气,浑身不得劲,一会儿想泳池边的躺椅,一会儿想墨脱路上的木板房……
本老土与高级车和高级房有仇,并且对空气质量越来越敏感,不适应任何有空调的地方,本已痛苦不堪,还不被常人理解,深度郁闷。
25日傍晚的飞机,白天还有大块时间,先在住处转转。
整个酒店装饰得古朴、文雅,楼里到处是字画和瓷器,张继的诗亦无孔不入。扶梯间,简洁的白墙上一付淡雅的对联:朝饮花上露;夜卧松下风——正是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!可惜此意境只能挂在墙上惹人怀古,城市化的生活越来越与之背道而驰。
很大的露台上有精致的藤椅,可以坐其上,沐朝阳,听鸟鸣,伴雨随风——仅止于想象。
室外的园子依照苏州园林风格设计,月亮门,楹联,奇石,假山,小桥流水,绿叶繁花,飞鸟鸣树,游鱼戏草……
晚上没敢到泳池旁的躺椅上睡觉,白天躺上去享受了好半天。池水清透碧蓝(池底瓷砖颜色),实在是太诱人。
酒店的后花园只对房客免费。风景没什么特别,难得安静无人。
桥不怎么好看,但名字很好听(秋月桥;延寿桥);字体很好看(篆)。
风过,柳丝斜摆,是我从小就喜欢的意境。想拍一张最美瞬间,按了几下都没成功,笨死。
远远地看到一个颇为壮观的城楼。我问他,你能看见城楼上的字不?他说也看不清。又说,是个什么楼呢?我说,是挂伍子胥人头的那个门楼子吧?纯属戏言,却是歪打正着。
无意中走进盘门景区,进入伍相祠。
城楼复建于1986年。上书四个大字:吴中锁钥。
从文字说明中知:苏州旧城始建于阖闾元年(公元前514年),由伍子胥主事建造,当时称阖闾大城。
祠中伍子胥像前有人跪拜。
碑廊里有各代名人诗词,怀念的是伍相,抒发的是己怀。
在本老土眼中,多数正面历史人物,既有其可歌可泣的一面,也有其杀人不眨眼的一面。政治家的词典里只有利益,没有是非对错。本老土年轻时曾经敬仰过的历史人物都在岁月风尘中渐渐地暗淡了,只有自然山水成为俺最后的向往和敬仰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