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4日这天的计划是此行的中心内容。去新加坡之前女儿曾问我想去哪里。我说“最想看的是你学习生活过的三所学校。”
早上,女儿说,得先去金融中心区填一张表。我说刚好可以借光看看金融中心区的模样。走进高楼群,女儿给我们介绍哪座楼是什么什么公司,我这耳听那耳冒,只蹲在地上拍了两张照片。这一区域给我的感受是:三分气派,七分压抑。陪女儿进到一栋楼里,见识了这种地方的规模,也再一次体验了寒冷和缺氧。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,在这里工作是一种荣耀且收入不菲,依我所感,却是近似监狱的所在。
重新走向地铁的时候,我发现了一只胖鸟雕塑,喜爱地驻足了好一会。女儿说,前边还有一座雕像,是个缕空的人。远远看去,瘦瘦的,没有胖鸟可爱,心想不看也罢。是必经之路,渐渐地走向了它。当看清悬空的一只圆球时,我脑子里联想到了牛顿的苹果。走到雕像底下,抬眼看到空心人小腿上夸张的肌肉,我脑子里忽然出现了达利的软钟表图像。待看到中文说明时我禁不住惊喜——竟然真是达利的作品,主题是向牛顿致敬。达利的作品是用镂空的方式表达“包容万物的胸怀和一无所拘的头脑”,“这两种品质是发现重要自然法则和创造所有人类伟业所不可或缺的”。
我有如他乡遇故知般兴奋起来,连续地絮叨了几遍刚刚的联想,直到女儿听烦了表示抗议,我才停了嘴,但心里仍在继续兴奋着。与此雕像巧遇是我此行的意外收获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