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清平世界

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评论】追随自然,生命在水墨意境中化形 (作者:盖云飞)  

2017-05-30 09:53:27|  分类: 资料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陈瑞献在《颂雨桂》中说:“到了王阳明看到的那朵花,因为心念的牵动而明白过来,而让真我显现在西方的心识圆镜中时,擅画人物的宋雨桂自然地让人消失,彻底融入他心灵的山水花鸟世界中,中国山水画便有了一个新的段落,歌德笔下的孩子与飞鸟告诉世人什么是浆果真正的味道。你因此明白,为何雨桂最早的绘画启蒙是母亲。只有母亲能教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看丝桐如何发妙光,最后让他在水墨开出奇境。你也明白为何他总是热情澎湃,爱人如己,让你看到心的颜色。雨桂叫我怀念我的母亲”。

  从这段话来看,陈瑞献是如此懂得宋雨桂

  哲学家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全能大儒,《传习录》曾记载:“先生游南镇,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:天下无心外之物,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,于我心亦何相关?先生曰:尔未看此花时,它便与尔心同归于寂;尔来看此花时,颜色则一时明白起来。便知此花不在尔心外。”陈瑞献所说的“到了王阳明看到的那朵花,因为心念的牵动而明白过来”,他正是因为看到了“那朵花”,知道了花的存在是因为心念的牵动,这无关唯物还是唯心,而是艺术灵感的迸发。宋雨桂的精神世界是与王阳明的感悟暗合的,认识世界是心念的牵动使然,艺术家必须要用心灵去贴近和触摸世界。正是有了这样深层次的认识,“擅画人物的宋雨桂自然地让人消失,彻底融入他心灵的山水花鸟世界中,中国山水画便有了一个新的段落……”正如陈瑞献所感,在宋雨桂的作品中,你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与山水、花木之间生命与情感的交流,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欣合和畅,让人不自觉地感受到了宇宙大生命的无限与永恒,而山川草木也因艺术家的笔墨召唤而彰显生机无限。

  母亲对于宋雨桂而言,不仅仅是给了他生命,更将艺术的血液注入到他的灵魂深处,让他这个艺术的歌者能够带着母爱的博大去吟唱。

  青蛙、荷花、蜻蜓、葡萄等跃然纸上的儿时记忆,是宋雨桂对自然最真实的亲近与解读,这种纯净的吸纳和释放让他的画作始终充斥着无可比拟的生气,这是大自然赋予他的的勃勃生机,更是宋雨桂生命的勃勃生机,在这勃勃生机中宋雨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水墨意境。而那一幅幅鬼斧神工之作皆是其生命的滴血之吟,令人不自觉地产生生命律动的共鸣,这是宋雨桂对大自然的顶礼膜拜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7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